|
港口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對外貿易的發(fā)展提供基礎性支撐港口是水陸交通的集結地和樞紐,是工農業(yè)產品和外貿進出口物資的集散地,是船舶?、裝卸貨物、上下旅客和補給物資的地方。港口分為商港、軍港、漁港、工業(yè)港、避風港等,先來看看國內商埠的基礎知識。 1.基本港口 基本港是指班輪公司通常定期掛靠的港口,在國內裝載港口和運行遠洋雜貨船,如鲅魚圈、天津、青島、上海等,大多位于中心。港口設施比較好,基本港的貨物往往是直接運輸,不需要轉運,但有時因為貨量少,船方自行安排承擔轉運費用。 2.非基本港口 除基本港口之外的所有港口都成為非基本港口。對于集裝箱,非基地港港口除了一般港口收取的費率外,還需要加收轉運附加費,貨物達到一定體積時會加收直運附加費。 3.港區(qū) 港口邊界內的陸地和水域是港務局管理和裝卸貨物的地方。 4.港口水深 港口的水深是港口的重要指標之一,它表明在其控制下的港口水域的各個部分,其自然條件和船舶使用的基本限制是不同的。各水域基本起始水位確定后,水深可按設計標準船型的滿載吃水加上龍骨下最小富余水深,并考慮波浪、通航吃水增加和泥沙淤積的影響確定。 5.港池 根據碼頭布置,碼頭前供船舶靠泊和卸船作業(yè)的水域可分為沿岸碼頭前港池和碼頭間港池,其大小根據船舶靠泊和靠泊方式、水流和強風對回轉區(qū)布置的影響等因素確定。 6.錨地 錨地又稱錨地,是專門為船只或船隊在水上拋錨、避風、檢查隊伍在水上的穿越和進行各種作業(yè)而設計的。錨地的位置多選擇在自然水深,適合海底平錨,抓地力好的水域,風浪開闊,水流小,船舶進出航道方便,定位條件好的水域。 7.停泊 泊位是指標準設計的船舶所占用的海岸線長度或所占用的泊位數量。泊位長度一般包括船舶長度和船舶之間必要的安全距離。間隔根據船的大小而變化。萬噸級泊位1520米。泊位的數量和大小是衡量一個港口和碼頭規(guī)模的重要指標。一個碼頭可以由一個或多個泊位組成。 港口是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,是實現(xiàn)外向型經濟的窗口,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對外貿易發(fā)展提供基礎支撐。 |
長和運雙清專線/DDP/DDU
|
|
|
|